🌞1965年,邓颖超不幸腰部严重扭伤,疼痛让她动弹不得,只能无奈地躺在床上,心中暗自焦虑,与此同时,周总理在旁见状,心急如焚,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,周总理决定寻求名医的帮助。他想到了一个人——被誉为正骨高手的“双桥老太太”。
“双桥老太太”,一个在京城口口相传的名字,一个几乎等同于“正骨”的名字,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名,更少有人了解她传奇般的人生经历。
她就像一位隐匿于市井的武林高手,以一手出神入化的正骨绝技,治愈了无数病患,甚至连国家领导人也曾是她的座上宾。
罗有明,1904年出生于河南一个行医世家,在那个年代,医生并不像现在这样受人尊敬,尤其是中医,常常被视为“江湖郎中”。
罗有明的家庭虽然世代行医,但由于祖辈坚持医者仁心,不收取高额诊金,甚至对贫困患者分文不取,导致家境贫寒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罗有明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和对医学的热爱,家人们也倾囊相授,将罗氏正骨的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。
她勤奋好学,刻苦钻研,很快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,在她16岁那年,传授她技艺的奶奶去世了,这对于罗有明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。
生活的磨难接踵而至,她嫁人后,丈夫在战场上牺牲,公公又染上了鸦片烟瘾,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柔弱的肩膀上。
不堪重负的她曾一度想要跳河自尽,幸好被好心人救起,这次生死劫难,彻底改变了罗有明,她不再消沉,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学研究和治病救人之中。
罗有明的正骨技艺,并非简单的“大力出奇迹”,而是融合了中医的阴阳五行、经络学说等理论,讲究“骨正筋柔,气血自流”。
她通过精准的触诊,找到病灶所在,再运用独特的手法,使错位的骨骼复位,解除患者的痛苦。
罗有明不仅医术精湛,更有一颗医者仁心,对患者关怀备至,因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,名声逐渐传开,甚至连一些国家领导人也听闻了她的大名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罗有明被请去为一位特殊的病人诊治——邓颖超,周总理的夫人。
邓颖超因腰部扭伤,多日卧床不起,即使是北京最好的西医也束手无策,罗有明到后,并没有急于动手,而是仔细询问病情,并轻柔地触摸邓颖超的腰部,感受其肌肉的紧张程度和骨骼的错位情况。
随后,她只轻轻一扭,邓颖超就感觉腰部轻松了许多,下床活动自如,周总理和邓颖超都对罗有明的医术赞叹不已。
周总理询问罗有明的姓名,她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,原来,她一直被称为“双桥老太太”,并没有正式的名字,周总理见状,表示既然你这么有名,就叫‘罗有名’吧。”
罗有明为了避嫌,将“名”改为“明”,从此,她正式拥有了名字——罗有明。
罗素兰,罗有明的嫡孙女,从小就耳濡目染,对罗氏正骨耳熟能详,小时候,她经常给奶奶当小助手,看着奶奶用神奇的双手解除患者的病痛,心中埋下了当医生的种子。
在奶奶的熏陶下,罗素兰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她刻苦学习,努力钻研,最终继承了罗氏正骨的衣钵,成为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。
罗素兰深知,传承不仅仅是复制,更要与时俱进,不断创新。她将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罗氏正骨中,使其更加科学化、规范化。
她还积极利用各种平台,推广罗氏正骨,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这门传统中医技艺。
在北京航空总医院中医正骨科,罗素兰的诊室总是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,她延续了奶奶的医者仁心,对每一位患者都认真负责,耐心细致。
她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,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,用温暖的语言和关怀,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“军功章里,有我的一半,也有你的一半”,罗素兰常常这样感谢她的家人,尤其是她的丈夫。因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她才能全身心投入到中医正骨事业中。
罗素兰的传承理念是,不想失传,太可惜了,她深知,罗氏正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不能在她这一代失传。
罗素兰深知,传承人才是罗氏正骨的未来,她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,认为“德”是首要条件,“厚德才能载物”,她希望传承人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,更要有高尚的医德。
在罗素兰的悉心指导下,一批批年轻的医生成长起来,他们继承了罗氏正骨的精髓,并将其发扬光大。他们活跃在各大医院和诊所,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,成为罗氏正骨新的传承力量。
中医正骨术是中医发展长河中的瑰宝,在如今的新时代,中医正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国家的大力推广和扶持,以及像罗素兰这样的名家大师的共同努力,中医正骨的未来充满希望。